在过去18年时间里,西咸一体化的推进诞生了很多新的名词,例如:大西安、西咸新区……
而最新诞生的一个名词叫做“西咸都市圈”。
推进西咸一体化发展 加快建设西咸都市圈
2020年6月5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邀请陕西省发改委、西安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建设西安国家中心城市的有关情况。
陕西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雄斌介绍了《关于建设西安国家中心城市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相关内容及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推进情况。
李雄斌介绍,该《意见》共6部分23条,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文件。李雄斌说,《意见》将进一步推进西咸一体化发展,支持西咸新区创新城市发展方式,加快建设西咸都市圈。依托关中平原城市群联席会议制度,支持西安与关中平原城市群各市区开展务实合作,加快形成以国家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城市群带动区域发展新模式。
按照《意见》:到2025年,西安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万亿元,进出口总值达到800亿美元,研发经费投入支出占GDP比重保持在5%以上。
从“大西安都市圈”到“西咸都市圈”……
昨天的发布会后,最受关注的一个信息就是关于“西咸都市圈”的提法,以及“大西安都市圈”的淡出。
对此,我们先来关注一下“都市圈”的概念。
2019年2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发改规划〔2019〕328号】中给“都市圈”的定义是: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
按照上述概念,在第8个国家级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中,如果诞生都市圈的话,那一定就是以西安为中心。
2018年2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的《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构建“一圈一轴三带”的空间格局。
其中,“一圈”指由西安、咸阳主城区及西咸新区为主组成的大西安都市圈。加快功能布局优化与疏解,增强主城区科技研发、金融服务、文化旅游、国际交往等核心功能,完善阎良、临潼、兴平等外围组团功能,推动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按程序合理调整行政区划,打造带动西北、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都市圈。
今年4月份,国家发改委印发《2020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提出,大力推进都市圈同城化建设。支持南京、西安、福州等都市圈编制实施发展规划。
今年5月份的西安市“两会”上,西安市市长李明远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中明确提到“加快西安—咸阳一体化进程,推动西安都市圈建设。”
很明显,在此前的官方文件提法中,要么是“大西安都市圈”,要么是“西安都市圈”,此次“西咸都市圈”的官方提法则是首次。从名称字面意思可以看出,这显然是弱化了西安、强化了咸阳的地位!
西安、西咸新区、咸阳之间的融合发展
从2002年底西咸一体化启动之后,在过去将近18年时间里,专家、媒体可谓为西安、咸阳这两座城市的发展操碎了心。特别是关于西安、咸阳两座城市合并的呼声,一直不断。
支持合并者认为,合并咸阳之后,既可以破解西咸一体化推进过程中的行政壁垒,又可以破解西咸新区成立之后咸阳所遇到的尴尬,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做大做强西安,使得西安从经济总量、人口等方面在全国的地位提升。
有支持者,就必然有反对者。
反对者认为,做大做强西安、提升西安在全国的竞争力,应该不仅仅是依靠西安合并咸阳之后实现的GDP、人口规模数字的增加,西安更应该从自身产业、配套、城市经营等方面提升综合实力。
反正大家都说的有道理。
不可否认,行政区划的调整确实是最完美的方式。但是,这个难度很显然是非常大的。
而在目前的情况下,西安、咸阳、西咸新区这三者之间,从城市规划、城市配套、产业布局等方面,通过统一规划实施、多中心合理分工实现融合发展,这才是重点,“西咸都市圈”或将承担起这项重任。
实际上,西安、咸阳、西咸新区的发展已经正在融合。
例如: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方面,已经获批位于西咸新区范围内的西安地铁16号线一期,实际上就已经跨越了西安、咸阳两座城市的行政辖区;已经获批的西安地铁1号线三期,也将通往咸阳市中心。
前两天刚刚举行的咸阳“两会”上,咸阳市市长卫华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着眼加快西安—咸阳一体化进程,与西安市同步做好国土空间规划,服务好地铁1号线三期工程建设,开工高新区高科一路跨渭河大桥。
可以看出,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国土空间规划等方面,咸阳已经在与西安融合,我们应该看到积极的方面。
虽然说目前的“西咸都市圈”从字面意思上较“大西安都市圈”范围有所缩小,但只有通过西安、西咸新区、咸阳之间的融合,在“西咸都市圈”的背景之下西安的综合实力提升,西安才能真正开始有能力辐射、带动1小时通勤圈的发展。
说简单点,就是目前的西安从经济方面的综合实力还是太弱,要想带动周边的发展很明显难度太大。当自身还不足够强大的时候,怎么可能带动周边城市呢?
因此,谈论西安的发展之时,不能简单的参照杭州、武汉、南京、重庆等都市圈的发展,目前还不在一个量级上,西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先把自己的日子过好,再来带动别人。给“西咸都市圈”一点时间,或许会看到一个更好的西安、更好的咸阳,同时也会看到一个与传统城市不同发展模式的西咸新区。